鐘罩窯,也稱為罩式窯或頂帽窯,是一種以間歇窯為基礎,在技術上不斷改進演變而成的半連續式新型工業窯爐。其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。
早期發展:在二十世紀初,陶瓷及耐火材料工業中主要應用的是圓形或方形的倒焰式間歇窯,使用煤作為燃料。雖然輪窯和多室窯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燃料消耗,但仍然保留了繁重的裝出窯勞動。
隧道窯的應用:二十年代,陶瓷工業中隧道窯開始得到應用,因其產量大、能耗低、勞動條件好,逐漸取代了部分間歇窯。但由于投資大、靈活性差,隧道窯并不適合小型企業或某些品種多而數量少的產品生產。
新型間歇窯的出現:五十年代中期,出現了一座新型間歇窯——噴射燒的鐘罩窯。這種窯在技術上進行了改進,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半連續式的新型間歇窯。
技術改進與應用:近十多年來,鐘罩窯在國外發展迅速,應用已相當普遍。國內也先后從國外引進了各種類型的鐘罩式窯爐。容積較大的鐘罩窯通常為燃料爐,使用液體燃料。
綜上所述,鐘罩窯作為一種新型的間歇窯,其發展始于二十世紀初,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進,逐漸在陶瓷及耐火材料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。